文章出處:本站 │ 網站編輯:管理員 │ 發表時間:2019/5/16 10:03:45
2019年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違背中美雙方關于通過磋商解決貿易分歧的共識,損害雙方利益,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新聞聯播》國際銳評:
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
國際銳評
銳評指出,對于美方發起的貿易戰,中國早就表明態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面對美國的軟硬兩手,中國也早已給出答案: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這是中國堅決回擊美國加征關稅措施的決心宣示。
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
貿易摩擦愈演愈烈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簽署就301調查結果采取行動的備忘錄,宣布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開出歷任美國總統都不曾開出的最大一筆貿易懲單。美國正式在中美貿易戰場上開了第一槍!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一年之后,2019年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
作為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其中約一半稅目加征的關稅升至25%。
即:對2493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5%的關稅;對1078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0%的關稅;對974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10%的關稅。對595個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征5%的關稅。
中美這種規模的貿易戰史無前例。中國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反制措施出臺。
工程機械抗風險能力提升
預計沖擊相對有限
之前,美國政府無論是減稅、讓制造業回流還是挑起貿易戰,目標都是針對中國科技裝備、信息技術產業提高進口關稅,在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方面頻頻發難設限。
目前來看美國仍然主要關注中美貿易中強制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加稅行業則主要涉及航空航天、現代鐵路(高鐵)、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通信、電力、新材料等高端技術產業及零部件產品,劍指中國制造2025。但不排除美對華進一步擴大加稅行業范圍(低端制造業也加稅)的可能。
就工程機械行業來說,預計工程機械行業對美國出口占比小于5%,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較小。同時,工程機械行業進口零部件主要是挖掘機液壓件、泵車底盤,以及其他關鍵零部件,這些主要是進口德國和日本,不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同時,隨著國產品牌崛起,替代高端進口產品趨勢明顯,工程機械等高端整機產品從美國進口相對較少,預計受到沖擊相對有限。
美國本土保護態度強硬
工程機械在美銷售占比低
縱觀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海外布局,海外營業收入占比逐年遞增,有些設備海外出口占比高達60%,在各家公司2019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藍圖中,拓展海外市場已成為各企業的重點和共識。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9大類工程機械主要產品出口達到253.9億美元,同比增長17.36%,在2017年歷史最高點的基礎上再創新高。
在收購方面,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2011年前后分別做了海外并購,目前產能和技術水平已成熟,大部分企業沒有擴張的計劃。
具體來看:
三一重工
2018年全年三一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36.27億元,同比增長17.29%。其中,三一重工海外各大區域經營質量持續提升,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拉美等海外區域。三一收購的普茨邁斯特面向全球銷售(主要是歐洲),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另外基本上沒有美國進口零部件,個別出口的用康明斯發動機。但據了解,三一在美國本土有工廠,主要生產挖掘機,把散件運送過去再進行組裝。三一在美國工廠可能會受到貿易戰波及影響。
徐工機械
2018年徐工海外市場達58.94億元,同比增加78%,歐洲區、中亞區出口總額分別同比增長89.3%和74.1%。2019年徐工將借助“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國家戰略,保持海外業務持續增長。對美國市場的出口收入目前占徐工整體收入、出口收入比重較低。
據了解,柳工在北美地區的銷售收入占比不高,對公司貢獻有限。核心零部件,2018年恒立液壓實現海外收入9.47億元,占全部收入比重達22.49%。艾迪精密產品已銷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為中東,亞洲,南美洲等地區,主要銷往韓國、沙特、印度、巴西、卡塔爾等國家。
目前,浙江鼎力正在大力開拓美國市場,可能受到影響較大。2018年,杭叉美國有限公司投入運營,與杭叉歐洲有限公司、杭叉東南亞公司一并形成了以國內總部核心為支撐,服務歐、美、亞三大洲客戶的國際化營銷服務中心,公司全球化市場布局再上新臺階,或將收到此次貿易戰的影響。安徽合力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出口以歐洲等地區為主,北美市場占比較低。
另外,美國政府提出大力發展基建項目政策,給逐步滲透美國市場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提供了可觀的市場,然而特朗普政府保護當地工程機械制造商的態度強硬,使得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在美銷售平緩,因此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美銷量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并不高。
深度參與“一帶一路”
百花齊放化解風險
04實際上,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海外經營的收獲更多地是來自于“一帶一路”沿途國家與地區。目前,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的海外戰略與我國“一帶一路”已高度統一,有些企業的契合甚至高達80%,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已占徐工出口總金額的70%,覆蓋沿線的63個國家和地區。
“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銷量大幅增長對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營收的快速增長功不可沒。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工程機械企業的‘春天’,三一已在相關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發展,目前70%~80%的銷售來自于此。
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介紹,在“一帶一路”沿線,柳工覆蓋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柳工的海外業務占到柳工全部業務的30%左右,2018年柳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收入占海外業務的65%。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不僅深耕“一帶一路”市場,而且呈現海外戰略多方位的特征,在歐洲、中東、南亞、西非北非、亞太地區“百花齊放”。
卡特彼勒等外資企業
可能會受波動
特朗普的貿易保護傾向早已露出端倪,然而,過度的貿易保護極有可能讓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卡特彼勒在貿易大戰的火爐上炙烤。2018年,卡特彼勒在中國銷售額約占總銷售額的25%,受中國市場影響較大,可見工程機械行業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更高。
作為曾經在中國挖掘機械市場排名第一的外資品牌,卡特彼勒的市場占有率連年攀升,然而,隨著三一重工、徐工等中國本土挖機品牌的強勢崛起,打破了卡特彼勒等外資品牌在高端市場的絕對壟斷。如今,卡特彼勒在中國市場的“煩惱”陡增,不僅在高端挖掘機械市場的權威受到國有品牌的挑戰,在低端市場也出師不利。
可以預見,中美貿易戰的激烈對沖讓美國品牌卡特彼勒可能遭遇新的尷尬,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卡特彼勒在2018年10月23日發布的2018年7~9月財報中稱,貿易戰加征關稅導致原材料成本增加。據稱,卡特彼勒的原材料成本因此被推高了2%,2018年下半年導致超過1億美元的成本增加。如今,美方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從10%提高到25%,這將意味著原材料成本將會增加更多。
作為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對鋼鐵和鋁的用量巨大。鋼鋁關稅無疑會導致其成本上升,產品競爭力下降。關稅的影響短期內還不會顯現,因為該公司在供應鏈中使用長期定價合約,以對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的風險。這類合約的期限最多為半年,因此關稅對卡特彼勒的影響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顯現。
同時,卡特彼勒在無錫建有零部件工廠,2012年陸續投產,生產卡特彼勒設計的液壓缸、驅動橋總成及部件和動力自動變速箱,這些本地生產的零部件一部分保證了卡特彼勒的零部件供應,另外一部分用于出口。
2018年,為了繼續提高盈利能力,卡特彼勒決定關閉德州和巴拿馬的兩處設施,同時考慮關閉伊利諾伊的一座發動機制造廠。海外工廠的關閉使卡特彼勒更加依賴中國工廠的整機和零部件產品。然而,這些產品出口到美國,又將被加征關稅,無疑又增加了些許成本。
總之,針對鋼鋁的關稅等導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進口后在美國銷售的產品的價格上升以及在中國市場份額的下降。中美之間圍繞貿易領域的緊張關系,將使卡特彼勒的業務面臨阻力。
此次美國發動貿易戰,對我國工程機械有一定的影響,但因占比較低,且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回升態勢日漸明朗,抗風險能力的不斷提升,貿易戰對行業整體發展影響有限。國家今年調低制造業增值稅,也是應對貿易保護國制裁外來競爭的積極應對之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提高美國機械產品的進口關稅,或將加快國產高端裝備的進口替代,這也許是國產高端裝備發展的契機。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貿易戰也許利好因素會多一些。
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工程機械企業在一輪冰火相交的經濟周期的淬煉中實現了浴火重生,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將會以更開闊的視角、更強勁的競爭力面對挑戰與機遇。